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2-26 18:44:07
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潰瘍的主要誘因,但并非唯一原因。
約70%-90%的胃潰瘍患者存在幽門螺桿菌(Hp)感染。這種細菌通過分泌尿素酶分解胃酸,破壞胃黏膜屏障,同時刺激胃酸過量分泌,最終導致黏膜損傷形成潰瘍。根除Hp可使?jié)儚桶l(fā)率從60%降至5%以下,因此國際指南將Hp檢測和治療列為胃潰瘍管理核心措施。通過碳13/14呼氣試驗或胃鏡活檢可明確感染狀態(tài),標準三聯(lián)/四聯(lián)療法通常持續(xù)10-14天。
非Hp因素同樣不可忽視。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(如阿司匹林)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削弱黏膜修復能力,約占潰瘍病例的20%-30%。應激性潰瘍多見于重癥患者,與胃黏膜缺血相關。罕見病因包括胃泌素瘤、克羅恩病等。診斷時需結合用藥史、內(nèi)鏡特征及實驗室檢查,部分Hp陰性潰瘍可能與檢測假陰性或抗生素濫用導致的耐藥性有關。
發(fā)布于:2025-02-26 18:44:07